自汗、盗汗的辨证和灸法
人体劳累,动辄汗出。西医认为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,结核病,风湿热,甲状腺亢进,低血糖。
睡眠中汗出异常为盗汗。西医认为植物神经紊乱导致汗腺分泌亢进。
【中医辨证】
1、肺卫不固:肺气亏虚,肌表疏松,表卫不固而汗出恶风,且易于感冒。动则耗气,气不摄汗,故汗出益甚。面色少华,脉细弱为气虚之象。
2、营卫不和:本证多见于体弱,失眠,阴阳失调,表虚或微受风邪的患者。因营卫失和,腠理不密,故致汗出恶风,周身酸楚,时寒时热。脉缓、苔薄白为营卫不和之象。
3、阴虚火旺:阴精亏虚,虚火内生,热逼津液外泄,故见盗汗。虚热内蒸,故见五心烦热、潮热、颧红。阴虚有热而津液不足,故见口渴。舌红少苔,脉细数,为阴虚火旺之象。
4、邪热郁蒸:肝火亢盛或湿热内蒸,故见面热、烦躁、口苦、尿黄。热蒸津液外泄,故汗出。舌苔薄黄,脉象弦数为内有积热之象。
【主穴】天池、膻中、肝俞、阴郄、膈俞、昆仑、后溪
【配穴】
自汗:大椎、合谷、复溜、神阙、风门、外关、三阴交、中脘、阴郄、气海、肺俞、肾俞、关元、脾俞、足三里、神阙